“依靠自己的财力规划建设旅游项目是不够的,下一步目标就是要引入外来资金和客源,帮助吉林省尽快挖掘旅游资源。”这是省旅游局局长于国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最先提到的。 提升旅游产品建设水平 “建设旅游设施,不能靠主观想象,不能想当然,也不能顺其自然,首先要规划。有了一流的规划才能有一流的产品,才能有一流的旅游景观。对优良的旅游资源,坚持高起点规划,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于国志介绍,目前,我省旅游部门正在加快编制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积极培育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吸引一流客商投资吉林 近年来,吉林省各级政府和旅游部门把项目建设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来抓。“要以更加开放的手段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伙伴投资吉林省旅游业。”于国志局长在谈到项目投资时坚定地说,“重要的旅游资源只能靠有实力的投资商来建设,才能为我们带来资金,带来先进的理念,带来一流的建设项目,同时也带来客源。” 他说,去年香港新濠国际公司已完成对长春、磐石莲花山滑雪场和北大湖滑雪场的并购,计划5年内总投资超过15亿元人民币,这就是吉林省旅游业合作项目的典范。 按照“一流的设计、一流的项目、一流的投资商”要求,吉林省将选择一批起点高、带动性强、发展后劲大的项目,并争取与有实力的境外企业集团开展旅游度假区、温泉、滑雪场、高星级酒店等项目合作。进一步推动长春莲花山、吉林东福、延边仙峰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等项目建设。 改善基础设施薄弱状况 据介绍,到“十一五”末期,我省旅游业收入预计突破600亿元,成为吉林省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但于国志告诉记者,要进一步发展我省旅游业,就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论是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还是与其他先进省市相比,吉林省旅游业的总量还太小,资源开发利用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项目建设水平不高,旅行社、酒店、景区的管理和服务还不够规范,管理部门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2008年是省政府确定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年”,这是全面改善全省旅游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的重大举措,对于改变旅游形象,提高行业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于国志透露,我省旅游业下一步将重点加强旅游标识、旅游厕所、停车场等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更多方便。 |